大學報考志愿如何選擇專業,看看身邊過來人的一些情況
先說總結:城市選擇>學校>專業
為什么把專業放在了最后,因為現實情況是很多的專業,你學習了,后期也沒有找相關專業的工作。
選擇城市,從微博博主的經歷看,他慶幸自己選擇了廣州。在一個城市呆久了,會讓你有更多的蛻變。
選擇學校也是,好的城市里的好大學,可以讓你有更好的蛻變。
還有,高考真正的作用是逼你去學習,養成學習的習慣,很多時候,我們用到的就是我們的學習能力,不斷的學習。
專業方面,其實,出了我們常見的,律師,醫生,教師這樣的專業,我們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你學了某一個專業,你會做什么工作。太多人都沒有從事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。
微博,笑破地皮,寫到:
20多年前我考大學的時候,法學是本校分數線最高的學科,沒有之一。當時讀法學顯得特別有格調。結果到2008年之后,法學已死,有事燒紙。
當時我有幾個報考新聞傳媒的中學同學,也是幻想自己能夠鐵肩擔道義,妙筆安天下。2010年后基本上都轉廣告公司干營銷策劃去了。
報考國際經濟、國際貿易和外語專業的,后來大部分做外貿工作,起起落落,隨波逐流,飽三年餓三年,年紀輕輕白了頭。
有個報考環境地理的哥們,畢業后鉆了20多年山頭,日常缺乏和人交流,現在話都說不利索了。
有幾個讀師范的,安穩到了現在,突然面臨生源缺乏必須并校的風險,工作不知道能不能保住,也開始焦慮了。
有個哥們當時跑到西北一所著名院校學了發動機,在國內窮了十幾年,把心一橫出了國,現在在澳洲是高收入技術精英群體。
還有個哥們學航空材料的,去日本留了學,選擇了回國,換了專業干房地產,裁員之后轉行干出國中介,幫人移民去日本,但是自己始終不愿意再出國。
有一位少年天才同學,保送碩博連讀的,中間輟學,幾經挫折,去年病故了。
有幾個沒考上大學的同學,湊在一起做小生意,養了20多年雞鴨,也能混個小康。2020年初,雞鴨餓死了一大半,后來生意一直沒重新做起來。
沒有一個人的人生,可以輕易度過。未來的路在哪里,得要自己一步步走出來。
有人回復,所以,您算是同學里混的比較好的。
他說,應該算是好吧。畢竟我是那一年本市的高考狀元。
其中,他在分析自己成功的因素時,提到了一點:很慶幸選擇了廣州。
還有人回復:年輕時覺得只要努力就什么都可以達到,慢慢的會發現,個人努力固然重要,時代和機遇更重要,很多東西不是個人能左右的,全靠命。
不僅事業如此,婚姻也是如此。個人在大勢面前,其實很渺小。
我同學里,我也不知道誰混的比較好,之前有個做企業的,還有專職司機,今年春節前問我借了5萬塊錢,我們曾經是同桌,我實在無法拒絕,他說用10天,現在已經過去大半年了,不知道他是否還記得借過我5萬塊錢。
我高中同學里,在事業單位的不多,在醫院的有幾個。
再說一下我身邊的一些情況:
我是做網絡推廣的,野路子學習的,你說,這東西大學里怎么學,報什么專業。
我朋友,羅,做淘寶的,做的非常好,也是自己摸索學習。
我朋友,慧,做婚姻挽救,心理咨詢,大學學習的國際貿易,畢業后,到了在外貿公司,后期不想做,然后考了心理咨詢師。
高中同學,學習日語,之前在一家外貿公司做翻譯,工資不是很多,也沒什么大的發展,現在在一家民辦學校做日語老師,安穩。